MpHub自媒体仓库打包下载 关于我们

在「城市」的阵地,人类不可以输


以城市,重塑信心。

乌卡时代”,是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管理系主任王伟对当下的描述。

世界从以确定性为主,走向了以不确定为主。由此也引发了关于我们生活的空间、环境的一系列变化。

以多数人生活的城市为例,有一个相关数据:

截至目前,全国TOP20超高层建筑(门槛383米)的规划、动工时间全部在2020年之前,且绝大多数集中在2010-2020年之间。

2020年之后,各大城市不再痴迷于建设超高层建筑。

与此同时,以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杭州、南京等城市为代表,城市之间掀起了“抢人”、“抢产业”竞赛。

从空间、高度的比拼,到人才、产业的关注和倾斜,这是一次十分巨大的城市发展逻辑转变,是城市面向未来的一次重新布局。

当下,我们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,发展的问题,消费的问题,环境的问题,安居的问题,治理方式的问题,以及如何保持城市的吸引力不衰减、如何保持对于未来的信心的问题。

恐怕,多数问题还要继续在城市中寻找答案。

截至2024年底,我国城镇化率达到约67%,约9.5亿人生活在城市中。城市作为消费市场、研发生产基地、劳动力吸纳地,又以产业链的方式对另外4.6亿人的生活产生深入影响。

所以,城市必须承担“面向未来的实验场”的职责,也必须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完成空间重塑、关系重塑、信心重塑。

乌卡时代”,城市需要改变。

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、深港城市\建筑双城双年展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宇星表示:城市发展必须从快周转走向长期运营

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、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认为:随着经济增长、生活方式变迁以及代际的更迭,人的需求正在发生一些重大的变化。而城市的发展根本上是要回应人的需求,要同时面向60后、70后、80后、90后、00后提供服务。

城市,也正在改变。

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员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龙瀛解释:城市空间的规划,不再是计划下的装人逻辑,而是抢人逻辑

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、腾讯研究院专家王鹏坦言:用数据和人工智能打造城市系统,从而改变城市运行方式才刚刚开始。

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徐辉说:“任何一个城市的变化都是在生命周期内演变,每一次的演变都会造就新一代城市、新一代人、新一代的空间、场所、环境和氛围。”

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城市,新的城市会产生新的时代。

2025418,“2024未来城市大奖颁奖盛典”将在北京市朝阳区万科时代中心小街图书馆隆重举行。

本次大奖以“信心与城市”为年度主题,36氪未来城市实验室(CityLab)与吴志强院士领导的世界规划教育组织(WUPEN)联合主办,中规院(北京)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团队、中国信通院铸基计划、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发展策划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,旨在寻找激发城市活力、提振城市居民信心的新技术、新应用、新模式,推动社会关注、激发公众参与,以未来城市的新供给创造未来生活的新需求。

未来城市大奖2024坚持以“智慧、可持续、友好、在地”为基础评价象限,设定年度主题为“信心与城市”,从解决方案单元、空间进化单元、未来消费单元、城市单元、特别单元5大单元,评出12个单项年度大奖奖项

本届大奖于731日启动项目征集,组委会累计收到了来自全国50多个城市的160余个项目申报。经过在36氪全媒体平台的初评巡礼、21位年度评审的专业评价、累计超过160万人次参与的公众投票,以及多轮线上路演、评审,最终有38个项目入围年度大奖,其中21个项目分获城市智慧应用奖、低碳可持续应用奖、数字生活应用奖、未来公共空间奖等单项奖年度大奖

418日举行的“2024未来城市大奖颁奖盛典”,既是表彰获奖项目以远见重塑城市肌理,同时也是希望凝聚更多行业智慧,号召各界人士探讨如何以新技术、新应用、新供给推动未来城市的发展在空间布局、经济增长、减碳、安居、精细治理、多元服务等诸多方面做出最佳实践。

让我们一起期盼,并用行动推进城市建设更加和谐美丽城市生活更加幸福美好

本次颁奖盛典将开放25个现场参会名额,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参与。收到报名信息后,我们将会与您进行电话确认,请留意接听。

未来城市大奖418日见!


本资源收集于网络,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请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原文链接

MpHub下载Word/Doc 下载PDF 下载Markdow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