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陈默先生的第194篇原创
穷人的观念,就是富人财富的源泉。
为什么说一定要远离底层穷人?尤其是那些认知固化的穷人,倘若你长期跟他们接触,思想和行为逐渐被感染,你也会慢慢变成他们那一类人。
穷人普遍都有一个共同思维特质,注意力被稀缺资源大量占据,导致认知和判断力全面下降。
被分散的注意力,很难去关注那些更重要的和有价值的事,打个比方,一个尿急的人十万火急地找厕所,根本不会去关注路上有狂打折扣的楼盘,或者某个大咖讲座。
但是贫穷跟尿急有很大区别,尿急撒完尿,可以去看楼盘,听大咖讲座,但是贫穷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顽固且长久的,这也就是什么很多人几十年都处于“尿急”的焦虑和匮乏状态之中。
穷人认知中有一个很大的缺陷,那就是“没苦硬吃”,不必要的弯路非要死犟要去走,踩过的坑踩了一两遍还是不觉醒,继续摔倒在同一个坑里。
比如有一位粉丝,说自己的爸妈就是典型的这类人,吃了几天的剩饭剩菜发了霉还要继续吃,结果食物中毒进了抢救室;因为怕花太多电费,晚上洗澡时不开灯,摔倒好几次;为了节省药钱,却用成人药或临期药给孩子吃;因为体检怕花钱,结果重病时才肯去医院,一检查就是癌症晚期。
其实他所说的爸妈,在中国父母里真的太普遍了,因为太过节约小钱,最后都用大钱来偿还。
穷人的认知里钱不是用来生钱的,而是用来储存留到老的,宁愿将就着过日子,也不要消费去改善自己的生活。
很多东西买来了,舍不得用,然后一直放着放着直到变坏,超出他们认知以外的东西,他们都会下意识地排斥,觉得那是在骗他们,不该省的地方偏要省,该省的地方他们却又常常忽视。
他们的脑子里永远处于焦虑、挣扎状态,时常为房租、生活费、工资而发愁,他们总是追求所谓的体面,追求对外界的抱怨、吐槽来使自己过得舒坦。
富人制定规则,并且在规则里定好奖赏,于是穷人拼了命的开启内卷,无论怎么勤奋,还是穷得很稳定。
穷人的认知,就是富人财富的源泉,观念不革新,就只能在贫穷中打转儿。
认知短浅、仇富心理、经常抱怨、沉迷奶头乐、赌徒心态。
有个朋友说,他们村里邻居的女儿想要读大学,但是他父母供不起,怕花钱,女孩成绩还不错,在班级前十名,但是他有个弟弟还在读初中,父母却扯一大堆理由不让女孩上大学,他们说某某大学那么远,你一个人在外地怎么办,又没人照顾你。
女孩爸爸经常赌博,还抽烟加喝酒,家里的钱几乎被他挥霍光了,女孩猜到老爸没钱让自己上大学,扯各种理由来搪塞,于是就跟他老爸吵架,他爸还动手打了她,满村子都听得见。
女孩吵完架后,就跑去了很远的城市打工,再也没有回来过。
很多穷人亲手断送了自己家族的“大好前程”,未来明明可以过得更好,却鼠目寸光,自己断送自己的好命。
有研究表示,一个人长期处于贫穷压力状态下,智商会下降13个点,并且顽固的认知思维会更加根深蒂固,很多负面的东西也将吸收进来。
有一个粉丝开书法培训班,他竟然被某个孩子家长举报,说他孩子没学到真东西,但是这位家长不知道,他的孩子平时经常课上打闹,没有认真练习,而同时跟那个孩子一起学习的其他孩子,几乎所有人都成绩及格。
越是没本事的穷人,就越是习惯将所有罪责怪到别人身上,却从来没意识到自己的问题。
穷人的穷,大多数是穷入骨髓的,他们的思想顽疾就像藤壶,无形中侵蚀着他们的精神盔甲。
差距一:穷人爱面子,脸皮薄,怕事儿,富人永远把利益放在首位。
差距二:穷人爱仇富,喜欢追求热点新闻,高谈国事,富人却研究如何搞钱,商业信息差。
差距三:穷人永远停留在“想”的阶段,富人永远走在创富的路上。
差距四:穷人不听劝,大多是犟驴,富人能辩证地吸收别人的建议。
这次清明节回老家,听人说某某村里有一个中年男人喜欢钓鱼,他家里人常常劝告他,不要喝酒去钓鱼,他不听,结果前不久喝了酒出去钓鱼,一头扎进了水库再也没有起来。
他们家以前家境还不错,开了某个工厂,算是那个村里比较有钱的人,但是自从迷上了钓鱼后,便一发不可收拾。
家人里总劝他,你能不能为了这个家考虑一下?孩子上学到处需要用钱,你只知道天天钓鱼消磨时间。
但是那个中年男人不听劝,溺水之前,他还有一次钓鱼将鱼竿摔倒电线上,幸亏命大,抢救了回来,结果记吃不记打,好了伤疤忘了疼,好了之后又开始钓鱼。
他还到处跟村里人吐槽,说自己家人太烦了,总是管他,约束他,限制自己的人身自由。
结果这次永远替自己的“认知”葬送了自己的性命。
穷人想要翻身,第一件事就是要缩小跟富人的认知差距。
很多人听不进身边人的真话,毕竟忠言逆耳,而对那些拍马屁、曲意奉承的话却趋之如骛。
我以前上班的时候,我们主管跟我讲了一个新员工,老板本来打算辞掉他,因为在试用期他的成绩不达标,但是主管心肠软,非要试图再教教她,并且他还向老板保证,一个月之内让她实现质地的飞跃。
他培养那个新员工,真的就像培养自己的亲戚的孩子一样,很上心,但是还不到一个月,那个新员工递交了辞职书。
认知低下的人,很多行业都有,他们拦住了钱财,提前断送了自己的性命。
我有个朋友曾在养老院工作,后来她干不下去了,在那里工作两年,心脏病差点被气了出来。
她说,很多老人根本不听劝,你让他往东,他偏偏往西,你喂他吃饭,他一个不高兴就摔筷子砸碗。
有的人生病时,还不配合治疗,不停地发脾气,哪怕是他自己的孩子过来照顾也没用。
他们有的人明明可以多活好多年,却执拗,沉溺于自己的认知里无法自拔,日渐沉沦,情绪各方面消极,很快就离开了人世。
数字时代的网络,什么新闻都有,什么样的言论都有,千万不要丧失了本该属于更好的自己的理性。
贫穷不是原罪,认知局限还不努力去打破,自己固步自封,那才是最可怕的,现实中迷失了方向不可怕,失去了斗志,思维观念腐朽那才是最可怕的。
穷人想要改造现状,一定要从认知上踏出第一步,汲取更多知识,不断地保持好奇心,不断地寻找答案,自由而悠扬地解决自己的人生财富。
点亮【赞和在看】,让钱和爱都流向你。
关于陈默:
一位两次创业、文章全网阅读超1000万的30+中年大叔。教你革新认知思维,洞悉人性,创业避坑,发财致富。
坚持读书和写作,因为读书和写作改变了我。
要在重大决定上花更多时间,比如赚钱这件事。
ps:创业这么多年,我有很多话和经验想分享给你们!朋友圈可以免费看!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交流、共同成长!
主动V我,与优秀者为伍
抱团取暖,才能走得更远
本资源收集于网络,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请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原文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