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终于轮到久违的消费板块上涨了,说粗来有点哀伤,今天的反弹不是国内的消费数据回暖,是因为港股那边消费股大涨传递回来的乐观情绪,而港股那边的消费股其实过去两年多也不好,甚至年后这一波行情也全程落后。
扭转这一切的全都靠一个正在ipo,还没有正式上市的股票,对的,就是蜜雪冰城,这波发售融资只有35亿,但申购锁仓的资金1.77万亿,昨天有好多读者怀疑我写错单位了,没写错,1.77万亿打破了之前快手的记录,史高。
奈雪的茶被股民称为“卖血的茶”,上市后股价下跌超过90%,但最近两天借着蜜雪冰城的热度几乎翻倍,虽然翻完倍了还是跌80%+...
然后我就有些好奇,在消费全面萎靡的今天,蜜雪冰城为什么是特例?
它们过去4年营收复合增长在35%左右,净利润年复合增长在45%左右,净利率最新是18.7%。2024年底的时候全球门店46479家,除中国外还在11个国家开拓市场,已经超过星巴克成为全球门店最多的现制饮品店。目前还在以每天33家店的速度扩张,单店年销售平均在125万左右。
其实整个奶茶店行业过去几年并不好,同行品牌开新店的速度骤降,单店销售额也在显著萎缩,只有雪王例外,这两个数据还在增长。
为什么消费者独爱蜜雪冰城?最大的原因还是便宜和极致的性价比。蜜雪冰城是头部品牌里最便宜的,没有之一,它的招牌产品冰淇淋2元、柠檬水4元、珍珠奶茶6元。卖这么便宜的价格还能有30%+的毛利率,是因为它们的成本端可以压缩到行业最低。
就有点像奶茶行业里的比亚迪。
真是有点感慨,前几年大家还都说最好的生意是做有钱人的生意,是消费升级。这几年突然大环境变了,大家开口闭口消费降级,活得滋润的都是能够把产品越做越便宜的企业。
现在业内都比较看好蜜雪冰城海外扩张的前景,过去几年有一件事被不断验证,就是在中国尸山血海的赛道里杀出来的卷王,去了海外只要不被政治打压,那基本都是降维打击,爆杀。
……
今天a股和港股同时出现了洗盘,午后探底,之后资金涌入抄底,到收盘前基本都拉回来了,恒生科技下跌1.22%,这个幅度不算什么。
早上率先跳水的好像是小米,最高触及58.7,然后一波麻溜的下跌从+4%到-8%巨幅震荡,业内都说这是雷总得知自己有被抬上中国首富宝座的危险,就紧急安排了一波砸盘
说笑的,小米这一波持续6个月的行情,从15涨到58,几乎就没有过像样的调整,基本上就是被ma20兜着往上冲,涨这么多了一个日内回调正常的。我看数据小米港股的做空头寸有3.49亿股,加起来快200亿,之前被逼空逼的快窒息了,今天终于让它们逮到机会反打了一波。
另外数据显示最近一个月深股通和沪股通累计卖出小米5250万股,也就是大陆这边在减仓跑路,甚至有可能反向做空的也是他们,但是外资席位(主要是汇丰+花旗)一直在疯狂买入小米,看看谁能拗的过谁。
总的来说我觉得像今天这样的洗盘没问题,有涨有跌有犹豫的行情更容易有持续性,如果像去年9月底那种涨法,就是打算初一爽完了初三就去死的节奏。不过相比恒生的表现,a股也太犹豫太纠结了,整个2月份恒科+24,恒生+17%,上证+4%。
熊二都已经知耻而后勇,熊大还没脸没臊的搁那墨迹。还能说啥呢,叶徒相似,其实味不同。所以然者何?水土异也。
……
1、最新小作文,说监管在给投行做宣导,ipo科创板门槛适当降低,主板开放消费类ipo。接下来ipo会有所恢复,每年100-150家。以上消息不保真,但起码听起来是有逻辑的,也不离谱。
2、临近2月底,又有不少公司预告业绩。
寒武纪去年亏4.43亿,这个预期中的
百济神州预告2025年营收352亿-381亿,真厉害,创新药龙头
天合光能去年净亏损34.5亿,正常,去年全行业都炸
港交所去年130亿,同比上升10%,这个是我的长期持仓,能拿5年10年的那种。
金山办公去年利润16.45亿,增长24.8%,还行。
晶科能源去年利润9054万,同比减少98%,初一看会很意外光伏公司竟然去年还有利润?其实主要是去年把子公司卖了10亿有一笔投资收入,另外政府补贴就拿了将近20亿,把这些数据都扒拉下来也蛮惨的。
3、中金今天大涨6%,银行尾盘再度涨停,昨晚有读者留言说辟谣了,我就说我不信。中国国企所谓的辟谣只是对流程进度的一个官话式回应,它说没有,只能代表正式文件还没到它那里。
4、这几天好多人留言和我说,pi币的价格又涨上去了,上市2u跌到0.6,现在涨到2.7。我稍微研究了一下,发现这个币虽然之前预挖了16亿颗,但目前在各大交易所的流通量(有公开数据可以查)加起来是2.1亿颗,也就是说参与流通的盘子很小,中国大爷大妈们的持币都还没有安排映射,也无法流通。
pi的全流通总盘子1000亿颗,目前只流通2亿颗交易,它的价格参考价值很低,基本上庄想怎么控就怎么控。大爷大妈们的纸上富贵还没有办法兑现。
今晚就这些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