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pHub自媒体仓库打包下载 关于我们

人到中年最难的自律:不炫耀自己聪明,不改变别人愚蠢


图片
洞见(DJ00123987)——不一样的观点,不一样的故事,3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。点击标题下蓝字“洞见”关注,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、有意思的延伸阅读。

作者:洞见·安娜贝苏

本事要藏在谦卑里。

♬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韩丹朗读音频

图片


荷兰作家巴鲁赫·斯宾诺莎曾说:


“人类最无力控制的莫过于他们的舌头,而最不能够做到的莫过于节制他们的欲望。”


年轻时总以为锋芒毕露是本事,后来才顿悟藏拙守愚是更高级的智慧。


世界从不缺聪明人,缺的是自知之明和容人之量。


中年人的顶级自律,就藏在两种克制中——不炫耀自己的聪明,不纠正他人的“愚蠢”。


01


不炫耀自己聪明


作家缄默人写过这么一个故事。


老丁刚调到新部门的那段日子里,一个朋友都没有。


原来,他认为自己步步高升,正是春风得意时,于是逢人便夸耀自己的才能和机遇,吹嘘自己在那些求人办事的人面前多么神气。


同事们听了以后不但没替他高兴,反而都渐渐地疏远了他。


对于这样的变化,老丁有所察觉,但始终不知为何。


有一次,老丁在家中与朋友喝酒,席间忍不住又炫耀起自己的美事来。


等他的朋友都离开了,当了多年领导的父亲特地找他聊天,对他说:“你以后在同事和朋友面前少将升职的事儿挂在嘴边,说个没完。”


“这有什么呢?”老丁不以为然道,“我就是想让大家高兴高兴,再说,我升职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,为什么不能说?”


父亲语重心长道:“你没注意看那些人的眼神和脸色吗?有的是不屑,有的是眼红,有的是鄙视。你还得意忘形、自以为是,你啊,什么都不懂。”


老丁听了这话,这才恍然大悟。


此后他停止了显摆自己,转而主动去听同事和朋友们谈他们的美事。


久而久之,从前的“孤家寡人”老丁,变成了人见人爱的老丁。


叔本华曾说:“炫耀自己的才华,卖弄自己的聪明,只不过是旁敲侧击地嘲笑别人的愚钝和无能。”


这不仅暴露了自己的浅薄,还可能在无意间得罪人。


人到中年,本事要藏在谦卑里。


懂得藏锋守拙,才能在低调中活出自己的深度。


大家都知道,沈从文是大作家,可少有人知的是,他对音乐也颇有研究。


在他漫长的文学生涯中,音乐孕育了他许多作品,也一直贯穿于他的创作之中。


他最著名的小说《边城》也因为有着独特的音乐色彩,被赞誉为“音乐小说”。


但沈从文却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自己不懂音乐。


他曾给一个学音乐的年轻人写信,说自己“人笨得甚至画个圆圈也不及格,唱歌更差劲。”


他如此自谦,却丝毫不影响他声名远扬。


我们总以为才华外显、事事争先才算能耐。


到了一定年纪,经历生活的磨砺,就会渐渐明白,人生真正聪明的活法是“藏”。


就如《菜根谭》里讲:君子要聪明不露,才华不逞,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。


收起优越感,才能避开明枪暗箭;藏住聪明劲,方能走得长远。



02


不改变他人“愚蠢”


有这样一句歌词:“Don’t talk to a dog at raining days(下雨天不要和狗打招呼)。”


它源自一则有趣的故事。


行人看到大雨中漫步的小狗,觉得十分可怜,便有意为其撑伞。


可小狗十分抗拒,用眼神示意:“我淋我的雨,和你有什么关系。”


作者有感而发写出了上面这句歌词。


他感慨道:我们总觉得自己很丰富,别人很贫瘠。没必要,所有人都走在同一片大雨里。


中年以后,以上情景总会在我们生活中频繁出现:


有人熬夜追剧,你非要一厢情愿警告别人这样有损健康;别人为情所伤,总以过来人的身份劝别人看开点,别纠结。


这样做不仅让你自己显得油腻,也会让别人因为反感而快速远离你。


作家李筱懿就吃过这样的亏。


有次聚餐,她有位喜爱玉石的朋友,非常热情地跟她介绍自己新买的经“大师开光”的珍品。


李筱懿当场掏出手机查鉴定方法,直接指出,“你被大师骗了,这只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玉髓。”


朋友听完,脸色铁青,饭都还没吃完就匆匆离场。


后来李筱懿再约这位朋友出来,朋友却找各种理由搪塞拒绝。


有句话说:在和别人相处时,要克制去纠正别人的冲动,因为想要伤害别人很容易,但想改变别人却是难上加难。


指出别人的缺陷、挑出别人的错误来彰显自己的聪明,不仅暴露了自身修养的缺失,也会让你与人分歧倍增。


莫言成名后,曾有不少读者请求他专门写一篇文章分享读书方法。


莫言对此只在散文《杂谈读书》里,做了两点回应:

第一,读书就如穿衣吃饭,各有各的方法,我的指导说不定会影响你们阅读。


第二,我的女儿正读初中,我从不去指点她的功课,因为时代变化,我的老方法说不定不适合她。

在莫言看来,人各有异,且自己的经验容易过时,所以任何时候他都不应轻易指点他人。


正所谓:立场不同,不必强求;认知各异,少言为贵。


人到了中年,不要试图改变别人“愚蠢”。


看到别人犯错,不必急于指正,让他们自己去历练、去成长。


在任何场合,多听少说,把表现的机会留给后辈。


收起那只指点别人的手,克制自己纠正别人的欲望,才是中年人最难的修行。

杨天真曾说:人到了一定高度就会知道,优秀的人都不带优越感,他们明亮但不刺眼,自信又懂得收敛。


炫耀聪明,本质是内心虚弱需要认同;纠正他人,实则是优越感无处安放。


把聪明调成静音,将修养化作和风,才算是走到了人生的至高境界。


点个推荐,与朋友们共勉。


看更多走心好文章

请长按下方图片

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

图片

图片

3秒加星标,再也不担心找不到洞见君↓↓

图片

你若喜欢,为洞见点个哦 图片


本资源收集于网络,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请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原文链接

MpHub下载Word/Doc 下载PDF 下载Markdow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