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人内心强大的标志:一切不在乎
洞见(DJ00123987)——不一样的观点,不一样的故事,3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。点击标题下蓝字“洞见”关注,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、有意思的延伸阅读。来源:每晚一卷书(ID: JYXZ89896)
♬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周周朗读音频
周国平说:“如果痛苦,只因为你在乎,愈在乎就愈痛苦。只要不在乎,就一根毫毛也伤不了你。” 很多时候,人的懦弱、烦恼、焦躁,都是自己带给自己的。
世界的生存法则里,真正的强大,就是对一切都不在乎。
总是千般的小心翼翼、万般的察言观色,只希望让周围人满意。
所以人要变得强大,首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:不要被别人的期待捆绑。
这个读者跟随签售的队伍许久,终于排队到苏童面前,然后对苏童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:“你不该随便出来签什么名,我是你的读者,但是见到了你我很失望。”
是自己的疲态使读者失望了?是自己的长相令对方不满意?还是自己的言谈举止与对方想象的不同?
直到思考了许多年,他才终于明白:问题出在别人身上,做自己并没有什么错。
他在书中这样写道:大家讨厌你是不幸的,但是按照别人的期望呼吸、吃饭、说话、打哈欠是不必要的。你越是在乎越是看重,就会越箍越紧,以至于让自己无法呼吸。
不少媒体责怪他,“性格冷淡”“沉默寡言”“不善交谈”。因为在他们看来,这样一位大作家,应该能侃侃而谈,供媒体创作素材。
对于外界的非议,村上春树回答说:“我的人生实在太有限了,不可能对谁都亲切。”正是这种冷漠的态度,才能使村上春树摒弃外界纷扰,专注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。
如果你总是浪费大把时间在满足别人上,自己就会在憋屈、痛苦的情绪中难以解脱。
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你去改变,也不是所有的事都值得你放在心里。
迎合他人,会让你精疲力尽;为自己而活,你才能活得自在洒脱。当你开始不在意别人的期待,就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捆绑住你。
村上春树说:“不是所有的鱼,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。”
你勤奋,总有人说你死板;你善良,总有人说你虚伪;你乐观,总有人说你盲目。
所以人要变得强大,除了不能被别人的期待绑架,第二点就是:
在美国,曾经有位天才叫做罗纳德·K·霍弗林,他的智商比爱因斯坦还要高出五个点。
但这样一个聪明人,却一生蜗居在破旧的出租房里,过得潦倒不堪。原因只是因为,在他小学的时候,有位女同学邀请全班同学去参加她的生日聚会。
当女同学看到罗纳德时,满脸嫌恶地说:“我没想到你也能来。”
从那以后,他格外在乎别人怎么说自己。一直到55岁,都没能走出童年的阴影。看过这样一句话:“假如你是一棵树,别人对你的态度就是一阵又一阵的风。如果你总是很在意,随便一阵风都会把你剧烈摇动,甚至将你吹倒。”
人生在世,外界的非议只是过眼云烟,内心的坚定才是永恒的瑰宝。
那时候,他虽然每日兢兢业业上班,梦想却是当一名作家。
每回单位聚餐或是同事请客喝酒,石悦都会摆摆手表示拒绝。
也因如此,同事们常私下里对石悦诸多吐槽,说他“是个怪人”。
后来同事们知道他在写书,又发出了嘲笑的声音:“石悦的文章,难登大雅之堂。”即便如此,石悦也丝毫不受影响,而是将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之中。
终于,深耕多年后,石悦凭借一部《明朝那些事儿》爆火,命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从一个平凡的上班族,到享誉全国的作家,石悦正是因为不在意周围的评价,才能走上人生巅峰。
经历多了才明白:真正伤害你的不是他人的看法,是你对看法本身的在意。
恰如米兰·昆德拉所说:把自己交给他人的眼光去评判,是产生不安和怀疑的根源。当你学会把外在的杂音调至静音,你才能在自己的节奏中安稳前行。生活中,为什么有的人明明很厉害,却始终在原地踏步?
看别人比自己过得好,就莫名焦虑;看到别人不如自己,就得意忘形。所以人要逐渐变强,第三点就是:不要被别人的节奏干扰。世界首位比较心理咨询师露西·谢里丹,曾经被无边的痛苦所困扰:她总是过分在意别人的生活节奏,并将他人作为自己生活的参照。读书的时候,她看到朋友写单词比自己快,就感到焦虑;
放学之后,她看到小伙伴比自己游泳更棒,就开始自卑;
到了30岁,她看见谁晒了健身照,就会立马去照着镜子,把自己身上每一块肌肉线条与别人比较;
要是别人发的朋友圈比自己的更光鲜,她也会默默提醒自己“不能比对方落后”。
为了追上别人,她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生活计划,每天花大量时间窥探别人的生活。直到某天,她连续三小时,都在脸书上刷某人的动态,看完后整个人不安到心率失常。
她才突然意识到,这种比较心理已经让她变得十分扭曲。
从此她逼迫自己关掉一切社交软件,不再去追赶别人的节奏,生活才终于慢慢回归了宁静。
作家章岩说过:太在意别人,就不能按照自己的内心来活。过度关心别人的节奏,生活就会在悄无声息间迷失方向。
将注意力回归到自身,你才能一步步提升,让自己变得丰富而强大。他18岁高中辍学,20多岁在咖啡店当服务员,30岁站在大马路上发传单。
到了40岁,他才开始对图书感兴趣,于是开始自学编辑知识。
偶然的机会,他受邀出任日本老牌生活杂志《生活手帖》编辑一职。当时和他同龄的编辑们早已过得风生水起,松浦弥太郎却还是行业内的新人。
他淡淡回答:比起随波逐流,我更想以自己的节奏度过一天。
终于在几年后,《生活手帖》在他的经营下,变成全日本销量百万级的杂志。而松浦弥太郎,也一步步进阶,最终在50岁当上CEO。
你要做的,不是盲目追赶他人的脚步,或在挫败与焦虑中屈服。
而是在节奏中从容不迫,全心全意地投入这趟生命之旅。
当你不再被他人的步调所影响,而是坚定地走好自己的路。
罗翔说:“人最有魅力的时候,是对周围的人和事,毫不在乎的时候。”这种不在乎,并非冷酷无情,而是你对自我信念的坚定。
当你独立于众声之外,那么外界的指手画脚、蜚短流长都可以是轻飘飘的灰尘,挥之即去。点个推荐,学会对无关紧要的事情漠然处之,就是你强大的开始。
看更多走心好文章
请长按下方图片
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

3秒加星标,再也不担心找不到洞见君↓↓
你若喜欢,为洞见点个♡哦 
本资源收集于网络,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请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原文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