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pHub自媒体仓库打包下载 关于我们

儿子上高中后我才明白,管不管孩子的手机,结局真的不一样


图片

洞见(DJ00123987)——不一样的观点,不一样的故事,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。点击标题下蓝字“洞见”关注,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、有意思的延伸阅读。

作者:凌想
来源:凌想亲子心理(ID: lingxiang127)

人教人很难,事教人容易。

♬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晏娇朗读音频
01


上学期的一天晚上,还不到十点,橙子就说今天太困了,要早点睡,早晨四点起来再写作业。


见我没异议,橙子又说:今晚就别收手机了吧,放在我房间里,我定四点的闹铃,到时候我自己起来。


我心想有道理,也不想闹铃吵到自己,就同意了。


好巧不巧,第二天开家长会。


我去找英语老师沟通的时候,英语老师正和其他家长夸,有个同学凌晨四点起来单词打卡,精神可嘉。


我上前报上姓名,老师眼睛一亮:啊,你就是橙子妈妈啊,四点起来打卡的就是橙子,他半夜起来看球赛,还不忘打卡背单词……


我:???


原来如此!


回到家,我笑眯眯地问橙子:几比几啊?


橙子没防备,脱口而出:三比一。


紧接着反应过来:啊?你怎么知道我看比赛了?


我故弄玄虚:我啥不知道?若想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。


橙子嘿嘿尬笑,原来他趁球赛中场休息的时候,打卡背了单词。


估计他怎么也想不到是英语老师“出卖”了他。


我哼哼一笑:你小子,可以啊。


这事也就过去了。


我没再多说什么,只是之后每晚十点半,不管什么借口,手机都必须上交。


这事要是放在几年以前,我多少会生气,因为他不仅半夜看手机,还说谎,“两罪叠加”,这事必须要说道说道。


现在?我的内心几乎没什么波澜。


十几岁的孩子半夜起来看球赛,撒个小谎,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。


再说,其中的对错道理,他这个年纪,早就知道了,多说无益,说多了还嫌烦。


所以现在,在手机问题上,我做的就是:


明确底线。晚上睡觉时手机不能留在房间。


坚决执行。每天十点半收手机。偶尔晚个十分八分的,也可以通融一下。


不多废话。面对各种理由、借口,不与之纠缠,不多说,就是一个要求:把手机给我。拿到手机就走,情绪平稳,不唠叨,不啰嗦,不恋战。


其余的,能放手就放手。


图片


02


从初一橙子拥有了自己的手机开始,我们发生过大大小小很多次争执。


或者说,我们之间发生的争执绝大多数都是因手机而起,无外乎偷着玩手机游戏、半夜看手机、偷偷给游戏充值之类的。


为此,我还摔过橙子的平板。


这几年,吼也吼了,吵也吵了,僵持过,惩罚过,没收过,预期的效果不明显,反倒是侦察与反侦察的水平水涨船高,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技术臻于成熟。


如今,手机之战进行到第五年,我们基本上都摸清了对方的路数和底线,也清楚一方不可能取得完全的胜利,双方都需要做出妥协,由此,达到了一种自由和规则相对平衡的状态——


在手机使用上,橙子争取到了大部分自由。


大多数情况下,我不干涉橙子使用手机(主要是管了也不听),只是在底线问题上始终坚持。


橙子也意识到自己需要规则的约束,所以基本会配合,只是有时会耍点小花招,搞点小拖延,但无伤大雅。


此外,我虽然不过多干涉,但始终会保持关注,发现问题,适时引导。


现在这个局面,双方都比较舒服,不会有太多情绪波动,不会因为拉扯消耗太多精力。


这样的局面来之不易,是因为在这几年的拉扯中,我逐渐想明白了几件事——


图片


03


首先,我从战略上认清了一个现实:手机之争不是一场速战速决的闪电战,它是一场持久战。


有多持久呢?


从孩子拥有了自己的手机开始,到他18岁上大学离家,这中间有几年,手机引起的纷争就会持续几年。


只不过有时和缓一些,有时激烈一些。


所以,不要妄想靠几次说服教育,或者武力镇压就能一劳永逸、彻底解决问题。


这不现实。


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较量。


不仅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,更是孩子和自己的战争,是自律和欲望的战争。


而最终的结果,也不可能是一方取得完全的胜利,而是形成一种动态平衡,孩子和手机、和自己的欲望能够和谐相处,动态调整。


所以,把目光放长远,把眼前的预期降低,心态就会平和很多。


图片


04


其次,不再把这件事上升到品质的高度,只是就事论事。


孩子小的时候,家长很容易上纲上线:你怎么能说谎呢?你怎么没有自控力?


一上升到品性问题,就觉得这事很严重,必须要好好教育,否则,将来还不定发展成什么样。


现在,我们相处这么多年了,我对橙子的基本面有信心,也不认为一两件小事就能给孩子定性。


而且,我得承认这个现实:他这个年纪自控力就是不如成人,成年人都控制不住玩手机,何况十几岁的孩子。


况且,在学校学习了一天,回到家想刷刷手机放松一下,也是人之常情。


既然他有时控制不住自己,那我就帮他一把,借助规则来帮他控制。


如果他钻了规则的空子,那我就修补漏洞,争取不再掉进同一个坑里。


不解决抽象的大问题,只解决具体的小事情,反而更能解决问题。


听起来有些拗口,但确是我这两年一个很深的体会。


图片


05


还有,我明确了自己的底线,想清楚自己能接受的后果。


我想到的比较糟糕的后果,就是因为玩手机,橙子的学习成绩受到影响,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。


这个我能接受。


作为父母,该做的做了,该说的也说了,他还是这样,那就尊重他的选择和节奏,让他自己去体验。


事实上,高一一年他确实体验到了后果,因为分心,成绩下降。上到高二,不用我们多说,他自己就调整了很多。


人教人很难,事教人容易。


十几岁的青少年,需要更多的容错空间,走了弯路,才能把道理内化为感悟,有所触动。


这个时候,父母适当的点拨引导,孩子才能听得进去,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
图片


06


最后,也和年龄有关。孩子长大了,要给到他更多的尊重和空间。


手机之争最动荡的时候,是初中,13-15岁的半大孩子,能力随着身体发育变强,但自制力、反思力没跟上,容易搞出各种幺蛾子。


等上了高中,大一些了,会好很多。所以相对来说,平静了很多。


另外,孩子马上要成人了,不可能再像小时候那么管他了,你需要给与他更多的尊重,尊重他的空间,尊重他的选择。


搞清楚自己的底线在哪里,底线之上,就多放权给他。


早晚都要放权的,等他上了大学,你还怎么管他?


一想到这个,我就更能放手了。


现在橙子在房间写作业,手机就放在一边,他是不是一边刷手机一边写作业?我不知道,也不会突袭查岗。


那有什么用呢?


我估计,他有边写作业边刷手机的时候,也有专心写作业的时候,这都很正常。具体怎样更好,让他在体验中自己去感受吧。


趁孩子还在身边,现在就要练习着放手,让他跌跌撞撞地自己走一走,摔倒了,就去扶一把,点拨一下。


小时候学走路是这样,现在也如此。


总之,目前就是这个局面:互相制衡,各有妥协,小有摩擦,尽量放权。


这样看来,从初中开始手机之争,这几年来,手机问题并没有按照我理想的方式彻底解决,但在不断磨合中,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式与之共处。


也许,很多问题也是这样——


没办法彻底解决,它会一直存在,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人在进化,问题在演变,学会与之共处,保持动态平衡,也许是更现实的出路。


图片

家有小男孩

我们为您推荐一个优质的育儿平台

男孩派(微信号:boy666dj)

每一个男孩,都是妈妈的软肋,也是铠甲。

养得好聪明又绅士,养不好费心又劳神。

关于养育男孩的干货,这里都有;

关于养育男孩的苦甜,我们都懂。

家有男孩,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,

我们的故事,就开始了...

图片

你若喜欢,为洞见点个哦 图片


本资源收集于网络,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请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原文链接

MpHub下载Word/Doc 下载PDF 下载Markdown